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安全教育现状,开展职业安全教育教学的必要性。从职业安全教育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安全教育;体系构建;探究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进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高职教育呈现出诸多变化,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培育方式由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技能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的实施占据了整个高职教学过程的一半甚至更多。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将来所接触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大多在生产、管理第一线,成为具有较高职业安全风险的特别群体,职业安全教育尤其重要。从理论上来说,职业安全属于公共健康学科领域,是为解决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遇到的人身安全、健康与财产等问题。在现行的高职教育教学体制中,几乎没有完整、系统的职业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学生也基本接受不到专业、系统的职业安全教育。首先,课程设置单一,教育内容单调。很多学校将职业安全教育列入了实习范畴,由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实习之前做一些辅助性的动员或简单的安全教育,职业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部分老师和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淡薄,责任意识差,更谈不上对职业安全理念、价值、文化和安全技能的系统学习。其次,教学方式单一,教学途径狭窄。职业安全教育是职业技能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但又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目前实行的职业安全教育教学方式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接受到的知识仅限于理论。但是,职业安全技能如职业活动中的安全防患技能、事故管控技能、现场应急救援等,都需要有老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演示等。结合客观实际,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融入职业安全教育教学很有必要。 一、构建职业安全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满足学生职业安全需要 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育,与职业工种有关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律法规、生产常识、应急救援方法等,属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范畴。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知识未引起重视。一些老师、管理人员,甚至学生对职业安全技能教育和学习重视不够,把职业安全教育看作辅助教育,走过场,或是可有可无,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有的学生刚刚毕业,却由于自身安全意识和责任薄弱,加之安全技能的缺乏,在职业活动中因工受伤或是死亡,等等。这些事故的发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