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讨 1 地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提到: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它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不同地域都形成了内涵丰富、个性鲜亮的地域文化。假如能有效地将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将会增强高职院校的独特个性和文化魅力,提升办学竞争力。1.1 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形成鲜亮的个性特色。一段时期以来,不少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或是简单模仿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模式,或是高职院校本身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标志性的特色和内涵。而高职校园文化特色的模糊,是与学校人才培育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缺乏特色等问题紧密相关联的。实际上,地域文化中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精神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识别性和不可复制性,高职院校如能巧妙而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依托地域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则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形成鲜亮个性特征。如吴文化具有“尚德务实、灵动智慧、开放包容、义利兼顾、适时顺便、刚柔相济”的特征,为苏南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底蕴。而江阴的地域文化,除了传承了吴文化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开放包容、善于学习、让国家风、淡泊名利、守信重诺、轻财重德、博学守正、刚烈不悔”等特征[2]。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阴唯一一所公办高职院校,近年来致力于将江阴地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正在逐渐形成具有江南特色和吴地遗风的个性鲜亮的校园文化特色,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1.2 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落到实处,要找到切实有效的文化资源和载体。优秀的地域文化既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又具有与时俱进、生长进展的更新能力,因此,地域文化可以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如地方志等宝贵史料、地方名人故居地、乡贤名人事迹等,都能够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鲜活教材。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优秀的地域文化,让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能通过文化讲座、手工体验、参观游历等方式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这种做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普遍性。对学生而言,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不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生动鲜活、触手可及的文化实体。例如在江阴地域文化中,江阴申港是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也是春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