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探究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育我国环境设计专业实践类人才的主力军,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环境设计类人才。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区域需要开展富有计划性、科学性的建筑设计活动,因此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数量和需要标准也相应提升。本文在认真讨论当前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类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对新的培育方式进行探究,以期为社会培育高标准环境设计人才做出有益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而开展校企合作则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必经之路。开展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需要校方多角度入手,对合作企业的标准与法律规范、岗位指导与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认真斟酌,建立学校与企业岗位的深度对接,才能确保环境设计类专业的实践人才培育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在复杂的就业形势下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一、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的现状分析 环境设计专业指的是在特定环境下,利用科学的空间规划原理对环境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学科。这门学科对学生实践技能要求高,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帮助学生实现操作技能的提升。但是,就目前的实践教育现状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存在如下问题。1.实践练习中虚拟项目真实操作感弱。对项目进行虚拟操作是众多实践性强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校内机房硬件设备和案例素材有限,导致学生难以实现现场勘探环节的训练,而繁琐的设备操作和相对滞后的案例大大影响了这一环节的实践教学效果,真实操作感弱的情况下,学生很难体会到项目设计中的复杂过程和具体细节。2.工作室式实践教学随机性过强。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许多高职院校中的环境设计专业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究出了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老师带领部分学生利用教学时间承接真实项目,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教学的先进授课方式。在承接真实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项目勘探和操作流程中的艰难与进展,深刻理解项目的复杂性。但是,这样的工作室式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覆盖面较低,每个工作室仅能容纳几名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同时,由于工作室式教学规模有限,所承接的项目大多规模小、随机性强,无法及时将理论知识进行对应串联,甚至会与其他课程造成冲突,影响了整体教学进度和效果。3.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组织性差。高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