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办法××高速公路是迄今为止××省投资规模最大、工程最为艰巨、地质最为复杂、建设周期最长的高速公路工程,也是目前全国建设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之一。具有地形地貌特别、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同时深路堑边坡、高填石路堤和高边坡问题也很突出,隧道弃渣和开山弃渣较多,生态环保要求高,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难度大。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及本工程项目施工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1 一般规定 1.1 场地清理 1.2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填方路段坑穴填平夯实。 1.2 基底处理 1.2.1 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出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水田、堰塘地段,应视其具体情况采纳排水清淤或晾晒压实。若水塘需保留一部分,则应按浸水路堤的要求修筑。 1.2.2 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对于溶洞、天坑的处理按设计规定执行。 1.2.3 填方和借方地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集中堆放并应按水土保持要求进行覆盖保存,用于耕地恢复,平整后按规定进行压实。在深耕地段,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进行回填、整平、压实。其中整平、压实必须达到规定要求,方可进行填方作业。 1.2.4 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 30cm,属软弱地基时应全部清除,并予以分层压实。 1.2.5 土质地基的松散土层,厚度不超过 30cm 时,可清除杂草后碾压至 90%密度;当松散层厚度大于 30cm 时,应将其翻开,分层压实至 90%。 1.2.6 填高小于路床厚度(80cm)或土质挖方地段,其地基表层厚度一定范围属下路床,应按下路床的要求处置。 1.2.7 地面自然横坡缓于 1:5 时,可清除表面草皮、植被土并压实后直接填筑路基;若自然横坡陡于 1:5 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宽度不小于 1.0 米,向内倾斜 2%-4%);当基岩斜坡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应将其挖除后挖台阶;自然横坡陡于 1:2.5 的路段,尤其是顺倾山坡路段,必须彻底清除覆盖土、凿台阶,以满足路堤稳定性的要求。 1.3 路基工程及隧道路床岩溶勘察 1.3.1 路基工程及隧道路床岩溶勘察应在已有勘察成果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