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Ⅰ 型双块式无砟道床8。1 一般规定8.1。1 双块式轨枕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24}74号)的规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轨枕制造技术证明书.8。1.2 依据轨道控制网 CPⅢ 采纳全站仪自由设站进行模板及轨道中心线平面放样,采纳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轨排几何型位,进行轨排精确调整。8.1.3 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 7.1.3 条的规定。8.1。4 桩板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清扫洁净底座表面后,方可按设计要求铺设隔离层和弹性垫层。8.1.5 CRTSⅠ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宜采纳轨排支撑架法施工。 8.1.6 轨排精调合格后应安装轨排固定装置,轨排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8.1.7 轨排精调完成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当间隔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 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轨排。8.1。8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测轨排几何形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筋网绝缘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8.1。9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并随时监测轨排几何形位的变化.8。1。10 混凝土初凝前后应实行喷雾保湿养护措施,初凝后应立即解开夹板螺栓、松开扣件等固定装置。8。1。11 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拆除支撑螺栓和扣件等固定装置,支撑螺栓所留孔洞采纳同标号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8。1。12 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 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或碰撞轨道部件.8.1.13 无砟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开混凝土等产生的污染。8.2 支承层Ⅰ 引导线或模板主控项目8。2.1 支承层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2.1 条和 6。2.2 条的规定。一般项目8。2。2 引导线和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 7。2。2 条和第 7.2。3 条的规定。8。2。3 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6。2。6 条的规定。Ⅱ 水硬性混合料或混凝土主控项目8。2。4 支承层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7。2.5 条~第 7.2.14 条的规定。一般项目8.2。5 支承层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切缝、拉毛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7。2。15 条~第7。2.19 条的规定.8.3 桩板地段混凝土底座Ⅰ 模 板主控项目8。3。1 底座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