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关于端午节随想(200 400 600 800 字)精选 12 篇 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 20XX 关于端午节随想(200 400 600 800 字)精选 12 篇范文,端午节是我们喜爱的,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的范文大家一起欣赏! 篇一 儿时的端午节,虽然已过去二十余年,但孩童的欢快嬉戏、大人们的劳作忙碌、乡情的热情传递,总是萦绕在记忆深处,让我久久不能忘记。 儿时的家乡,是一个绿树环抱、鸟语花香的村庄。一到端午节,大人们都会赶在天亮前起床,将头天包好的粽子,洗好的咸蛋和大蒜头放进锅里煮熟,交代还在睡觉的孩子们别忘了吃。听到孩子迷迷糊糊的应答声,大人们就赶到田里割麦插秧,抢种抢收去了,最忙的时候要到夜晚天色大黑才回家。 端午粽,那清香翠绿的粽叶为童年的端午节增添了悦目的色彩。端午节前一天,母亲会早早地把糯米泡上,把粽叶煮好。要是赶上好天气,全家就围坐在自家院子里包粽子。粽叶在手中翻飞,欢声笑语在农家小院飘扬。粽子包好后,母亲将它作为节日人情赠送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传递着村寨的农家情谊。 端午节最忘不了的,还有每家每户都提前用黄泥巴腌制的鸡蛋和鸭蛋。咸蛋下锅煮熟后,一切四瓣,蛋黄红澄黄亮的,直流油。这种美味对孩子们诱惑力很大,若有其他小朋友闻香而来,母亲便热情地一人手里塞一个,我和弟弟去别人家,也会得到同等待遇。直到现在,一听到从老家捎来黄泥腌蛋,我仍会馋得直流口水。 跟咸蛋一起下锅的,还有带着枯梗的大蒜头。爷爷奶奶会在端午节前反复提醒父亲母亲,煮咸蛋的时候别忘了煮大蒜头,要叮嘱孩子们吃,说是端午这天吃了可以消除炎症,预防疾病。煮熟的大蒜头没了生蒜的辛辣,有种淡淡的咸香味,我和弟弟通常会乖乖吃掉一两坨。对我们来说,长辈的关爱比煮蒜头的味道更美。 儿时的端午节,是亲情、友情、乡情的真情流露,是淳朴、厚道、友爱的传统再现。虽已远去,却记忆犹新。 篇二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荆楚一带又称为端阳节,且有“大端阳”、“小端阳”之分。五月初五过“小端阳”,五月十五才是“大端阳”,五月二十五还有“末端阳”,所以记忆中整个五月荆楚大地都萦绕着糯糯的粽香。 在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盛大祭祀节日里,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插艾草、画额、红丝缠臂等方式来缅怀忠节、寄予对生活的期盼与祈求。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有说为纪念伍子胥的,也有说为纪念曹娥的,但最广泛也最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