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情况汇报省国土资源厅:按照省厅关于推荐省级高新产业开发区的有关要求,现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汇报如下:一、集聚区概况XX县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市区东南,于2002年7月成立,总规划面积约3.9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起东环路以东500米,南至轵城镇政府南侧路,西临沁园南路,北至开南路,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现入驻企业34家,从业人员4290余人,主要涉及矿用机电、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初步形成矿山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集聚区建成至今,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产出万元,实现利税万元。其中:今年1-9月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8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0.8平方公里。2006年,高XX县区成功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个,填补了济源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空白;2007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济源矿用机电产业基地;2008年,被XX省政府确认为全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做法(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观念,集聚区利用印制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宣传品、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签订入驻协议书等方式,广泛宣传节约集约利用政策,践行土地节约集约规定,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营造出科学发展与科学用地的和谐局面。(二)加强项目审核,严把建设项目用地入口关。近年来,高XX县区把招商引资的重点定位到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产品附加值大的项目上来。制定了《入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项目标准》,对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和列入国家《限制供地目录》、《禁止供地目录》的项目,不心疼、不手软,严格限制土地供第1页共3页应。对于新入驻项目,高XX县区分三个层次进行审核:首先,从产业定位、容积率、投资强度、产出率等方面对新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符合条件方可签订入驻协议;其次,工信局、大项目办、发改委、国土局等单位,对项目再次进行筛选、比对,一致同意后,项目提交市企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集体研究确定。多方审核,严格把关,为科学合理使用土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年拟投资项目,因选址不符合建设发展规划,被亮出红牌。(三)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确保土地高效利用。20XX年,高XX县区制定了《关于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济高新文(201*)号),要求工业建设用地综合建筑容积率大于1,单位土地面积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80万元/亩以上,平均产出达到350万元以上;除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外,标准化厂房的层数要求在3层或3层以上,容积率要大于1.3。今年以来,该区入驻的品一溅射靶材、中昊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济水工业园等项目均严格按照市政府及集聚区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严格把关。例如:济水工业园,占地180亩,总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容积率1.63,规划设计厂房17栋,要求按照三层、五层、八层标准建设。中昊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占地56亩,总投资4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容积率4.1,投资强度达到628万元/亩。(四)强化用地批后监管,严格考核验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今年,我局和发改委牵头,拟定并出台了《XX县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批后监管的意见》(济政〔201*〕25号),高XX县区严格市政府文件规定,入驻该区的项目建成后,首先由集聚区组成的项目建设审核领导小组,从产业政策执行情况、投资情况(包括项目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单位面积投资额等)、土地产出率、环境保护政策落实以及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项目,提交由市发改委牵头,工信局、监察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住建局、商务局、审计局、统计局、规划局等部门组成的市级考核领导小组,考核结果报市政府。对于评价考核不合格的,由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