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原创读书心得优秀征文 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 20XX 年原创读书心得优秀征文,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 近年来上万应届生放弃高考,“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社会上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我以为:“读书无用论”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无论新旧真假,统统在批判之列。 老的“读书无用论”起源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 1966 年,当时全国上下都在抓革命,大中学生纷纷上街高喊口号,破旧立新,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张宁静的课桌,老教授被戴上高帽,游街批斗,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好学生被批判为走“白专道路”的书呆子,小羔羊。从此,学校停课闹革命,教育成了真空,文化成了沙漠。再后来,考试交白卷的张铁生反倒被捧上了天,成了造反的英雄,所以“读书无用论”悄然而起,应运而生。 荒谬的历史造就了荒谬的言论。但是,人们对读书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并没有因此磨灭,只是埋藏心底,冬眠而已。“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指示下教育部于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考生欣喜若狂,含泪踏进考场。渴望读书的热情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年文革,高考中断,文化荒芜,人才匮乏,经济衰退,国弱民穷,痛定思痛,要拨乱反正,要振兴中华,但这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才能弥补回来的啊------足见“读书无用论”之荒谬,其危害之大胜于洪水猛兽。 “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 1020 万,比上年减少了约 40 万人,约 84 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今年的高考。教育部姜钢否认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主要是因为就业难造成的说法,而认为主要跟适龄人口减少有关。”《人民日报》)也曾经时下所谓的“读书无用论”,我认为是子虚乌有,捕风捉影而已。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放弃报名高考,是根据自身家庭经济情况而做的忍痛割爱的选择,自有其道理,无可厚非,但是不能由此得出“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的结论,我们对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应该深表同情,为其惋惜,而不要落井下石,说人家是“读书无用论”者。有的记者无事生非,混淆视听,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开卷有益,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总归是有用的,这已经成为人们普通的常识,“读书无用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决不允许它沉渣泛起,借尸还魂。退一步讲,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大呼“读书无用”。相反,越是就业困难,越是应该多读书,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