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采访路》读后感精选 4 篇 《泪洒采访路:树高千尺不忘本,谁是真正农民的儿子》这篇文章记录了人们的好干部郑传楼书记的先进事迹。这里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泪洒采访路》读后感精选 4 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读完俞才斌老师和姜丰老师采写的《树高千尺不忘本,谁是真正农民的儿子》文章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一件件感动的事例,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心灵。 郑传楼书记是“一个赤子”。他是农民的儿子,从正安的大山深处走来,吃着大山的粮食,喝着大山的泉水,有着大山一样的淳朴和善良,始终坚守着大山给予的那份宝贵的善良。他从人民中来,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历经磨砺,自强不息,走出了大山,走向领导岗位,他没有忘记自己从哪里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和本,他把所做的一切,都是缘自那颗不变的民心。他以自己的良心和民心,做了无数的好事。修乡村公路、帮助生病的村民、建希望小学、资助考上大学的孩子......,他做的好事数不胜数,件件做在群众的心坎上,真正体现了那份不变的“赤子之心”。 郑书记是“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郑书记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宝贵的精神品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忠诚的品质,他始终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和使命,30 年如一日,月月坚持,年年依旧,不变的是忠诚,变化的是自强村的模样;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务实的品质,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郑书记绝对是最务实的代表之一,面对群众的需求,他始终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件一件的干,把自强村的点点滴滴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担当的品质,30 年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字,其背后的辛酸与感动,是很多人无法体会的,在帮扶自强村的漫长的日子里,人们更多的是看到郑书记干成了多少好事,换来了多少信任,获得了多少荣誉,但很少有人去深化了解他经历了多少艰难,克服了多少困难,经受了多少挑战。长年累月舟车劳顿、身体透支多次休克、外婆去世永留遗憾......,其实,从郑书记的身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和品质,反观之, 面对经济建设中,尤其是脱贫领域里,出现的腐败现象,更加彰显了郑书记这种精神的难能可贵! 郑书记是“一面旗帜”。人们常说:“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的使命、责任和担当,时刻守牢自己的党心。在他的感染下,自强村的村民更加自强,自强村的干部更加敬业;在他的感召下,妻子到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