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_第1页
1/12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_第2页
2/12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_第3页
3/12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 开篇的数目触目惊心。一个老师从走上工作岗位到退休,大约有 35 到 40 年的时间,从技术层面上讲,应该都能成“师”,但事实上,老师队伍似乎有些意外,全国1300 余万的老师,真正称得上“师”究竟有多少?有人不无心酸地这样描述老师:只是置于玻璃罐里的青蛙,有光明,却没有前途,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了“肖申克”。 肖申克是一个监狱。但那里不失是一个小社会,等级分明,人物详尽,各司其职,有着明确的规章制度,在其下也有着很具影响的潜规则,导演用这样“一滴水见太阳光辉”的张力,把观众带入他的大预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座大监狱。 在这所大监狱里,你如何救赎你自己? 主角安迪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是希望。 有了希望,肖申克监狱不过是一座形同虚设的监狱,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锤子,一张大海报,便可以救赎生命,可以救赎自由。有了希望安迪可以在救赎自己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每一个小小的乐趣,并将这乐趣传播开来,将希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 希望就是本文所要表述的核心词汇:成长意识。所谓成长意识,就是老师个体自我成长的强烈欲望和内心渴求。注意这里的关键赐予,自我、内心,表明是一种自愿、自觉、自律、自立。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次精彩的对话,当安迪说出希望这个字眼时候,瑞得如是解释:希望?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 这是对困于肖申克的一种提醒,因为他们已经是被制度化了。 什么是制度化?又是瑞得来解释: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制度化。那个在肖申克当了 50 年的图书管理员,当得知自己被假释时,却是要将与他告辞的人杀死以继续留在这里,最终上吊,这就是制度化的悲伤。 老师从刚毕业踏上讲台,可以说就是被制度化的,换一个词说就是被格式化了。慢慢被消掉自己的棱角,慢慢适应着制度,慢慢习惯,一眼望去,有多少张麻木而无望的脸在校园里耕耘,那么刺眼而又无动于衷,你是否已然处于“沉睡”状态。 唤醒你内心的,那个叫做希望的东西呢? 于是,就有了另外一个本文核心词汇:成长行动。希望总是要付诸于行动中的,否则是空谈。 安迪管理图书馆,要改变现状,每周一封写信,终于有回应,然后每周两封,终于有州政府支持,得到稳妥支金;他用一把小锤子,一张海报,用了 20 年的时间,给自己叩开走出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