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詹天佑》读后感-4

《詹天佑》读后感-4_第1页
1/4
《詹天佑》读后感-4_第2页
2/4
《詹天佑》读后感-4_第3页
3/4
《詹天佑》读后感 我们这一学期的语文书上有过这一课,它一直使我映象深刻,它说的就是我们中国的铁路之父“詹天佑”,我那时便立即对詹天佑充满了敬意,更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詹天佑出生于 1861 年 3 月 17 日,于1919 年 4 月 24 日逝世,享年 58 岁。他被称为铁路之父,是因为 1905 年,詹天佑担任了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总工程师。这条路穿山越岭,全长 200 多公里,工程之艰巨为他处所未有。他亲自勘测,选定路线。在北京青龙桥东沟,采纳人字形轨道,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工人一起,实行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中渗水、塌方等困难。京张铁路于1909 年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总费用只有外国承包商索价的五分之一。京张铁路建成典礼,中华工程师学会为该会第一任会长詹天佑在青龙桥车站建了一座全身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有一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词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一句话就说明了詹天佑很负责地要把京张铁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的计算。 詹天佑为什么能够顶住重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任务呢?显而易见,那是因为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因而,他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毅然接受任务;他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项工作;他能够勤于实践,善于创新,做出铁路史上的伟大创举。 福清市城关小学六年级:叶心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詹天佑》读后感-4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