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学习本诗,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⒈ 有感情朗读诗歌,学习诗歌借助具体意象表现抽象感情的方法。⒉ 发挥想像和联想,体会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思乡爱国的深厚情感。⒊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三、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四、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厚重主题。五、教学设想:《乡愁》是一首经典的抒情小诗,短小但意蕴深厚,诗的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乡愁,短短 88 个字中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厚重主题并非易事。因此,本课的教学注重循序渐进,注重不同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一步步走进“乡愁”意境;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体验诗人内心深处的浓重的“乡愁”。由于我们的学生鲜少有离乡背井的经历,偶有离家也只停留于表层的体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加强学生的诵读与品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使他们的情感逐步丰厚起来,在课堂上有自己深刻、独特的情感体验。六、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式七、教学过程:㈠歌曲导入播放《经典咏流传》节目中赵照、齐豫共同演唱的《乡愁》。由歌曲引入词作者余光中。1972 年,余光中先生 43 岁,20 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他思乡情切,用了不到二十分钟时间就完成了这首《乡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中去。㈡知人论世,简介作者余光中,1928 年 10 月 21 日-2017 年 12 月 14 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1928 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少时异地求学,1949 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江南到四川,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到最终回转台湾,1972 年在感到回乡无望时,他写下了这首《乡愁》。诗歌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等,被誉为“乡愁诗人”。㈢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要求:①请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② 想一想: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