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中介新业务模式需引起关注票据中介伴随票据市场的发展已存在多年。近几年来,随着票据市场波动的加剧,票据中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出现了专业化、公司化经营的机构。同时,票据中介业务模式也发生明显改变,业务量迅速增长,对银行、企业及票据市场各项业务已产生了较大影响,亟需引起关注并予以规范。一、票据中介的最新情况(一)票据中介向大型化、公司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近几年来,票据市场出现了大型化、公司化的票据中介,其规模、人员素质和业务量已经远超过我们所熟知的“票据掮客”。这些中介大多注册为某贸易公司或投资管理公司,部分担保公司也从事了票据中介业务。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约有几十家公司化的票据中介,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一般规模不大,人员数在 20—30 人左右。其中以上海普兰投资管理公司规模最大。2010 年末,该公司人数多达 300 余人,已在全国各地建立 20 多家网点。人员多来源于银行,大多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票据业务从业经验以及较强的专业背景。(二)票据中介业务量大幅增加目前票据中介在票据市场上的参与程度较高,据上海普兰投资管理公司估计,通过中介的直贴业务量约占全部直贴量的 40%,通过中介的转贴业务量约占全部转贴量的 20%。而部分银行反映,以上数据还是保守估计,由于目前农信社是直贴业务的主体,而农信社主要依靠中介跨区域收票,因此估计通过中介的直贴业务量约占全部直贴量的 60%以上。2010 年,该公司全部交易量为 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0%;而同期工行票据营业部全部交易量累计为 8743.59 亿元,同比下降 43.12%。2011 年 3 月 10 日这一天,该公司仅为企业提供直贴的业务量就超过 40 亿元,创单日历史最高水平。(三)各类银行和企业广泛与票据中介开展业务与中介合作的银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签订咨询顾问协议的银行,简称协议银行;另一类是未签订协议的银行,简称交易银行。协议银行与中介关系更为密切,需向中介付费;而交易银行是协议银行的交易对手,不向中介付费,但能通过中介买入或卖出票据。据上海普兰投资管理公司统计,2010年该公司与 16 家协议银行(主要为东北、内蒙古、河南、湖南和广东等地的农信社和地方法人机构),与 470 家交易银行(含大型银行、股份制等各类银行分支机构)开展了业务。2010 年,上海普兰投资管理公司累计拥有企业客户 7411 家,同比增加2442 家,增长 49%;其中大中型企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