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安全工作的灵魂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财宝的制造者,也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包括安全在内的任何管理都必须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兴趣、制造性作为根本手段。马克思有一个重要观点:每个人的自由进展是一切人自由进展的前提条件。所以说,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人权至上”成为以人为本在安全领域的基本内容。我们不能回避一个事实:人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人的存在是多样性的,不仅是社会的人,也是自然的人,并随时间、地点的变化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加之人的文化层次不同,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迥然不同。传统的人本观念,只是把调动和利用人的积极性、兴趣作为了进一步提高个人在工作当中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手段,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人本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自由和全面进展已成为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成为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科学进展观确立的今日,安全管理必须要把人权尤其是生存权看成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绝对不能“重物不重人”“见物不见人”。在生产经营中重生产、轻生命,只重机器不重人等现象,都是违反人本理念和人的全面进展理念的,是绝对要摒弃的。 正是基于人本关怀的考虑,我们国家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预防为主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生命为本;安全第一,实质上是生命第一。在事故处理过程当中之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的生命,是因为安全生产的实质是保护人权,即保护人的生存权、健康权和财产权。 那么,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如何进一步贯穿以人为本原则呢? 一、要把人当作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来对待。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以人为本是一个个真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保护的是人的生命及维系生存进展的财产、健康等要素。实行“安全第一”最重要的是体现人文关怀。具体的人是我们在安全工作中要全力保护、抢救的。 二、要把人当作安全管理对象中的积极因素来对待。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可以经过说服、教育、事故警示等手段促其转变的。当然,思想转变是很难的工作,需要多个反复,但经过大家的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主旋律,就一定会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安全工作“人命关天”,必须克服人的工作难做的思想,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兴趣、制造性放在中心地位,把说服人、引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