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实习周记共计五周 实习的第一周(XX 年 7 月 16 日~XX 年 7 月 23 日) 7 月 16 日开始,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来到广州市农科院蔬菜讨论中心开始了我们的暑期实习。如今一周已过,该总结一下了。 在市农科院的这一周里,我一直被杨敏老师带领着,主要负责帮她整理数据,做检测预处理等工作,闲时也帮帮其他老师配试剂或者检测一点东西。上班时间为 8:00~12:00a.m.;14:00~17:00p.m.,每天的中午一般都是在实验室里休息,没地方睡,只好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 一周下来,笔记记下满满几页,几乎每天都有事做,每天都有样品要检测,这让我感到很充实,学到不少东西,虽然每次下班都挺累的。接下来就说说我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感受。 实习的第一天,一来到实验室,杨老师便给了我一份任务,那就是抄写刚刚出来的检测报告。我想这不难吧,应该可以很快写完。所以我信心满满得接受了。可是让我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整一个上午,我才牵强把它写完。其实份数不算多,也就 10 来份。但是这期间我却由于疏漏,粗心等因素,重写了好多次。这份报告,要考虑书写法律规范的问题,有数值修约的问题,有样品分类的问题……所以写完之后,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作者,一定要仔细细心,任何工作都不分轻重,要一视同仁,仔细对待。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问清楚。这一天我也感受到了旧知识重温的重要性,比如有效数值的修约准则,这在大一分析化学里面有提及到的,可是如今我却忘得七七八八了,所以需要重新学起。 下午我又被安排到了药品仓库整理药品架,当了一回仓管。在这里我的工作只有两个,第一,把标签书写不明,外部破损的试剂取出;第二,将过期变质的药品取出;最后登记下来它的名称、纯度、厂家、数量等,并将它装在箱子里。老师简单交代后,我就开始工作,第一个任务还算简单,好坏一目了然,难的是第二个,我需要推断药品是否可用,比如,潮解、出水或者严重结块,这就要查看标签上的药物属性,所以一个下午下来,整理了不少。还了解了几个纯度的代号,gr 优级纯、ar分析纯、cp 化学纯。 接下来的几天,我帮王桂萍老师配了几瓶做比色的标准溶液,还做了土壤的 ph 检测,学会使用 ph 计;还帮助杨老师做食品(红米,龙眼,猪肉等)的 hg 和 as 的检测。这期间在测汞和砷的时候,我掌握了食物消解的方法,了解了微波消解系统的使用还有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这一星期以来,每天都要早起去搭地铁,花费在交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