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 HSE 管理体系审查HSE 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国际石油行业的先进管理方法,拥有一套严密、科学的审查体系,这是 HSE 体系的精髓。体系审查的过程从内涵上讲就是依据标准要求对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及运转的有效性进行的全方位检查,从另一个侧面讲,也就是对体系要素的情况和效果进行审查。一、对体系要素实施情况的审查衡量体系要素情况的做法通常是对体系要素在建立运转过程当中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监测体系要素情况可以按以下 4 个阶段进行:a) 第一阶段:建立中的体系要素。在此阶段,企业要根据体系要素的要求,结合实际,撰写出一套 HSE 管理体系文件。b) 第二阶段:体系要素试运转阶段。在此阶段,撰写出的 HSE 管理体系文件经管理者审定、经批准后发布实施,应用于各个作业环节中,同时提供必要资源为实施做保障。c) 第三阶段:体系要素正式运转阶段。在这一阶段,体系要素在组织中发挥功效。为了进一步保证体系要素完整且达到预期效果,要不间断对运转过程进行监视,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不间断的调整、改善。d) 第四阶段:体系要素持续改善阶段、通过足够的资源支持,定期的反馈、评审和持续改善,对个体系进行验证和提高完善,从而确保体系要素的持续适用性、有效性。二、对体系要素效果的审查对体系要素效果的审查其实就是对体系要素的适合性有效性进行测量。1 体系要素适合性审查对体系要素的适合性审查也就是测量体系要素与其预定的目的及其技术要求是否适合。确定适合性的一个问题是:“体系与活动或作业相关的危险及与使用它的组织相匹配吗?”例如:体系要素太复杂,或需要在多的资源,以至于使组织实际上无法实施,那么体系就不能发挥作用,其适合性也会受到质疑; 假如一个体系要靠庞大的工作团队来实施和满足体系预期的全部要求,这样当团队解散的时候,该体系也就无法维持下去。在测量体系要素的适合性时,需考虑以下因素:a) 及时性。即:体系能及时地获得预期的结果吗?能够及时地处理与期望结果的偏差和例外情况吗?能否根据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审核?b) 匹配性。即:与体系实施相关的人员是否已对体系的责任和目标进行了沟通,并已理解和接受?是否能保持体系的持续适宜性?c) 资源的充足性。即:是否已为体系的实施和保持配备了妥当的资源?是否已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培训?d) 结果的适当性。即:重点是否放在较危险的活动上?体系运转中产生的信息资料是否是妥当的、准确的和全面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