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教师对新时代学生减负的认识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时间,经历了学校“由五三到六三的九年制过度”,参加过“课程教学改革”、“国家标准化、均衡化的验收”,贯彻执行了省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实施方案”。回顾近几年来,我们在“学生减负”的问题上做了不少的功课,如周三无作业日、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等等,甚至在作业量上都有了规定:低年级严禁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得超过半小时、高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得超过 1 小时。然而,看几年来的减负结果,每次减负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效果真是微乎其微,个人的感觉是和降低医疗费用的改革一样,到目前来说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从每年的学生体检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等健康问题是在逐年增加,还有对比每一届的学生在六周岁的入学人数到这一届学生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不难发现,学生流失率很高。从一线教学的亲身体验来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课程教学内容的大量叠加,最后全集中于学生一个人来掌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时代产物也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教育为了跟进时代的发展,只能在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增加这一新生产物,如电脑的普及和利用,让我们的中考课程中有多了一门计算机。同时为了增加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学习,小学阶段又有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总计达到了 11 门课程,这 11 门课程最终都得归结到学生一个人身上来学习,学生的学习量自然而然就增加上去了。对于每个科目的课程内容,虽然教材中降低了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难度,但总体的教学内容是增加了不少。例如数学教材中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难度要求是降低了,但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却增加的很广,这样下来学生要掌握每个教学内容,学习量自然而然就上升了不少。甚至有的教学内容例题只有两个,但练习题中却是又有好几种类型,整个单元讲下来相当于五种类型的教学内容。又例如语文教材中的识字量、词汇量积累,一二年级的课文一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就达到了 20 多个,光二年级下册就有 700 个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和 85 个词语要求学生掌握,这样的教学任务要求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大部分教师的做法还是让学生在家预习复习的。现在学生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就像吃饭一样,每顿只让吃两种菜即使每种菜吃一盘总量才两盘,如果每顿按满汉全席的标准每种菜即使只吃一口,总量下来也远不止两盘菜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