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年 2 月 5 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出于对乡村社会形态,乡村风貌的特别关注,2012 年,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结合北大光华 EMBA 课题,发表了论文《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并在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水蜜桃之乡"的阳山镇落地[1]实践了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无锡田园东方。在项目不断探索的第四个年头,2016 年 9 月中央农办领导考察指导该项目时,对该模式给予高度认可。辺 2017 年由田园东方的基层实践,源于阳山的"田园综合体"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解读"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当前乡村发展新型产业的亮点举措。折叠 编辑本段 二、田园综合体的思考原点田园综合体的思考原点一中国乡村的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城乡二元问题一二元就是指不同,这个不同形成的差距不仅是物质差距,更是文化差距。解决差距的主要办法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主要路径是通过产业带动。那么,在乡村社会,什么样的产业可以并需要发展起来呢?在一定的范畴里,快速工业化时代的乡镇工业模式之后,乡村可以发展的产业选择不多,较有普遍性的只有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主要选择(在这里,我们并不否认少数地方具备有特色的其他产业条件,如科技、加工业、贸易等,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产业)。农业发展带来的增加值是有限的,不足以覆盖乡村现代化所需要的成本。而旅游业的消费主体是城市人,它的增加值大,因此,旅游业可作为驱动性的产业选择,带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地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用城市因素解决乡村问题。解决物质水平差距的办法,是创造城市人的乡村消费。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城乡互动。关于城乡互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空间上把城市人和乡村人"搅合"在一起,在行为上让他们互相交织。我们理解的"人的城镇化",不是上了楼就是城市人了,也不是解决了身份待遇就是城市人了,文化得以弥合,才是人的城市化。那么,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城乡互动。欧美、日本的美丽小镇,它的成长经历了百年的积淀。中国的乡村现代化,在现在的物质和文化的现实差距下,由乡村自行发展,要想呈现好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