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之所以看到困难和大学生个体表现差异有关。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目前在职的中年技术人员缺乏语言优势,在校大学生虽然能通过四、六级考试,但是普遍缺乏流利的外语会话能力,这也是高端人才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薄 弱环节。 综观国外,美国的挑战者(challenger)公司预测美国将来就业状况也提到了外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美国国际型大公司今后都需要会外国语言的人才,这样才能派往世界其他各国工作,才能实现企业国际化运作。其首席行政官估计只会说英语的人将无法申请更不可能得到类似工作机会。因此,鼓舞高校开展双语教育势在必行,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取得书面高分上。特别是讨论型高校要加强外语教学,把培育目标放在让学生能流利说好一门外语,外语语种并不限定为英语,但要达到流利对话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