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油田供电公司变电所先进事迹材料创新篇说起这个队伍,首先他们还要从带领这支队伍的所长尤俊谈起。今年 44 岁的尤俊在所里“”“”年龄最大,但工作激情却和年轻人一样,他是这支青工队伍的 指导员 、 老大哥 。他常“”常对青工们说的一句话就是 创新才能进步,创新才能进展。 管理上,他思路广、点子多,善于总结经验。他把参加工作 20 多年来运行中的薄弱环节,一一进行重新论证,并且借鉴大庆电业局变电所在运行管理方面的好做法,针对本所实际情况,反复思考仔细琢磨,带领青工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措施。为了解决护具保存的老化问题,他自己花钱买来一些材料,亲自动手将各种安全护具定位化管理。比如为防止绝缘手套夏季粘连老化,给手套加了防粘连隔离材料;对标示牌,拉杆采纳固定槽固定;给围网做缠绕架等。在他的不断带动引导下,全所青工形成了一种以自他设计为主,对本所设备、设施及工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有效技术改进创新的良好氛围,使这个青工团队在管理、技术、思维模式上均有所创新。一是管理上创新。5S 管理在公司还没有要求进行落实时,他们看到很多定位管理非常有利于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就动脑筋想办法,结合 5S 要求,针对本所实际自己动手制作更加完善的人性化、明显的逃生路线标识。对工具柜、消防设施、二是技术上创新。以前大部分变电所都是采纳的是交直流逆变器,在全所沟通失电时靠电容放电进行事故照明,这样时间短,照度小。为避开此问题,他们自己制作了事故照明自动切换装置,在所内沟通电源失去的情况下,将事故照明日光灯具自动切换到 UPS 电源上,从而可以保证全所失电情况下的足够照度。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在系统案例中他们看到,某变电所施工过程中,因电焊机与主网接地公用造成保护误动跳闸事故后,又在开关场与主接地网,防雷接地网分开单独打三个接地体,便于开关场施工时移动设备的接地使用,以杜绝由于所内使用电焊机造成保护的不正确动作现象的发生。三是思维模式创新。卧龙这个青工团队开拓思维,不被老的习惯模式束缚,总是在思考中不断前进。变电所 6 千伏室内设备由于检修的需要,常常需要在刀闸口处做安全措施,这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不但操作困难,而且还不安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青工们勇于攻坚,自筹资金、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了安全护筒,解决了供电系统 6 千伏刀闸做安全措施难的问题。为强化对运行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他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