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范本精选版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围手术期管理规定的第一责任人。① 术前管理标准和措施:关键环节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风险评估、手术耐受力评估与分级、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会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等。术前评估:手术医师术前应根据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做好风险评估和手术耐受力评估,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纠正患者的相关脏器功能不全情况使患者能在可耐受的状态下安全度过术中和术后的治疗过程。)术前必要的检查:一般手术及有创操作必查项目:血常规、血型(正反定型,必要时查血型)、凝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传染病八项常规检查、心电图。特殊手术必查项目:岁以上患者心脏彩超;卧床时间长的患者或具有髙凝倾向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聚体测定;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手术前一天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常规;预测手术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必须做好术前备血准备。)明确手术指征和方式:对拟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明确的手术或手术探查适应证。在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情况下,主刀医师应根据病情、患者的意愿及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选择相对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医护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供选择手术方案及优缺点、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等方面,以恰当的言语对患方进行解释,协助做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告知签字:择期手术手术前一天、急症手术术前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同患方进行谈话(谈话内容包括手术指征、术式、手术风险、利弊、抗生素应用、其它可供选择的方法),但危重患者、毁损性、探查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需由主刀医师同患方谈话。外院专家来院主刀手术,应由第一助手(限本院医师)同患方进行术前谈话。由医患双方签署手术、麻醉、输血等制度范本精选版知情同意书,各项医疗文书书写完整并打印好(择期手术),否则不可实施手术。但为抢救患者生命而需紧急施行手术时,在患方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由中心主任或中心主任授权的负责人(分管主任或医务科长,夜间及节假日为中心总值班人员)签字后方可施行手术。拟在术中实施冰冻切片检查的,应提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