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个追梦的机会你是否有过梦想,是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去真正的努力了呢,为什么不趁现在还年轻,呢,接下来小编将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请大家欣赏。梦想与现实,自由与归宿。这是一直以来纠结在很多人心中的难题。作为第一批踏入社会的九零后,关于梦想,关于安身立命,我有太多的话想说,却总不知从何说起。直到读了吴晓波老师的《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我沉思了良久后,终于决定将这些话诉诸笔端。毕业刚刚两年,就不停传来同学和好友跳槽、辞职甚至重返校园的消息。而这似乎成为当前职场的普遍现象,许多公司因此对九零后有了不靠谱、没耐性、没有团队意识等等十分负面的评价。但是这一切真的仅仅因为九零后是被宠坏了的一代,是太有个性不服管教的一代吗。前些天,一位十分要好的朋友在遥远的四川打来电话,说她辞去了工作,准备回北京考研,她的母亲因此气坏了身子,现在住在医院。她很纠结,很崩溃,她不想自己年纪轻轻就被一份安逸得如同养老院一般的工作套牢在那座小城市里,过一眼就能望到老的生活,可是又不忍心让父母失望。电话里,听着她的哭诉,我竟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因为同样身处迷茫中的我,给不了她两全其美的答案。我还清楚记得两年前毕业时我同她分别的场景。我问她回老家后有什么打算,她一脸轻松的笑着说,家人都让她回去考公务员,轻松又体面,比当个北漂强百倍。我当时有些诧异,因为她是学化学的理科生。于是我试探地问。你知道公务员具体是做什么的吗。她当时的回答令我大跌眼镜。公务员就是当官的呗。现在想来,我在两年前送她踏上归家的火车的时候,或许就隐约预见了她此刻的崩溃。因为,一个连公务员具体做什么都不知道,连公务员其实是多种岗位的代名词而不是一个具体职位这样最最基本的了解第1页共6页都没有的人,竟然满心欢喜的要回去考公务员了。好在她学习很刻苦,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时家里托人拿了些钱,很快她便进入当地林业局,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当官的。据说她父母因此大摆筵席庆祝,亲戚朋友都羡慕万分,在家乡简直风光无限。这两年,听到了太多类似的消息,可是在替他们焦急的同时,也为他们感到欣喜。因为毕业之初的选择,或许更多是盲目甚至是盲从的,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可是经过一点点的尝试,经过两年社会的历练,如今的他们,至少知道了自己不想要什么,这意味着已经朝人生正确的路途上迈进了一大步。或许说到这里,很多人,尤其是年纪稍长的前辈们都嗤之以鼻了。放着好好的金饭碗、铁饭碗不端,非要瞎折腾,能不能折腾出一番成就先不说,但吃苦遭罪以后后悔是肯定的。这些父母长辈苦口婆心教导与劝慰的话,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都听得耳朵起茧了。我理解父母们的苦心,却不赞同他们的看法。所以当表妹在被父母软硬兼施的逼迫下报考注册会计师的时候,我看着她眼泪巴巴望向我祈求一点安慰的眼神,坚定的告诉她你也可以选择去做你自己喜欢的工作。这句话,是劝慰她,也是在鼓励我自己。或许很多人会因此说我对她不负责任,可是我想说,那些被大家公认的为她好的话,已经被长辈们说破了嘴皮子,不需要我再多说,我只是想让她在迷茫犹豫的时候知道,除了家长选择的道路,她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遵从自己的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有太多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不敢,甚至更可悲,是根本没有意识到,除了父母眼中稳定的金饭碗铁饭碗,他们其实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布置题目为我的梦想的作文时,小伙伴们的梦想是那么绚烂与多样。飞行员、画家、芭蕾舞演员,甚至是魔术师、小卖店主hellip;hellip;后来的后来,我们渐渐长大,竟然发现,梦想这个词不知从何时起变得那样陌生与遥远,它成为幼稚与不切实际的代名第2页共6页词,而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我们埋头苦读,忘记天马行空的想象,忘记梦想。我清楚记得六年前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的那两周,我的父母几乎翻烂了那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将我的分数能够上的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专业都进行仔细的对比和研究,哪个学校名气大,哪个专业就业率高,哪个专业以后发展潜力大hellip;hellip;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