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二 中国传统书法的五大体例及其特点 1.篆书。 篆书分大篆、小篆。大篆是秦代以前通用的一种 字体,而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代通用的 标准的字体。 2.隶书。 又称“隶文”、“隶字”,是我国自有文字以来的第 二书体。隶书是由秦代程邈所创,其典型笔法是 有波势,用挑法,即平常所说的“蚕头凤尾”。 3.楷书。 也称“正书”、“真书”,是从汉末和魏晋时起直至 今,是我国现代的书体,是第三大书体。 4.草书。 章草和今草是草书的两大品类,代表了草书发展 的两大阶段。章草由隶书演变过来,而今草由章 草演变过来。今草又可分为小草、大草、行草。 5.行书。 行书是从楷书演变而来。行书的特征是非楷非 草,介于楷草之间,篆隶楷草各有一定的规则, 惟独行书没有一定的书法。行书是实用性和艺术 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 赏析:笔画:线条匀称,圆润柔和,笔画粗细划 一,笔画圆转。 结构:字体修长,构成上密下疏 的感觉。章法: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 横成行的序性。内涵: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 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 赏析:笔画:横画长而直画短,点画粗壮有力, 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结构:字体略微 宽扁,结构茂密。 章法:参差错落,疏密有致, 随字造势,同字异形,自然天成。内涵:气势浑 厚,雄健壮美。 赏析:笔画:笔画平直,工整规矩,点画齐备。 结构:形体方正,结构严整。章法:章法和谐, 布局规整匀称,纵横成行,章法上多取直行直 势。内涵:端正。 赏析:笔画:笔断意连,富有动感,流动自然, 变化丰富。结构:大小相间,疏密得体。章法: 错落大小,贯穿行气,力求和谐。内涵:行云流 水,起伏跌宕,恣肆飞扬,痛快淋漓。 赏析:笔画:笔画连绵环绕,奇变百出,笔画钩 连。结构:删繁就简,结构要变化,简洁洗练。 章法:参差错落,疏密对比,变化多姿,收敛有 度。内涵:潇洒飘逸,奔放自如,气势贯通、虚 实相生,放纵张狂。 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 2.形声字的结构 (1)左形右声 江 河 梧 桐 快 慢 (2)右形左 声 鸠 鸽 胡 期 头 颈(3)上形下声 草 藻 雾 露 箕 管(4)下形上声 婆 娑 案 架 臂 臀(5)外形 内声 国 圃 阁 闺 裹 裏(6)内形外声 闻 闷 辩 辨 凤 风 3.汉字书写的笔顺 一般规则: ① 先撇后捺 : 人 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