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送给一位在公诉部门任负责人的同事这样一副嵌名联:显雄才求公正,松沃“”土济苍生。同事很感动,说 求公正 三字用得好,他所从事的公诉工作,正是为了追求公正,捍卫法律的绝对权威。“正如同事所说,执法确实需要公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把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作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要求通过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法律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等方式,来 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其实,不仅执法要公正,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工作,乃至平常的为人处事,都要有一颗公正之心。这公正之心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一个人假如处处为自己着想,私心太重,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这样的人,自以为天下只有自己聪慧,别人都是傻瓜,可最终结局往往是众叛亲离,聪慧反被聪慧误。某单位一位部门负责人,论业务能力无话可说,可就是“”私心重,心中的 小九九 太多,结果闹得手下的人都不愿与他共事,最后不得不灰溜溜走人,便是明证。一个人假如有偏心眼,处事不公,同样难以服人,难以得到人们的尊重。有一位老人,她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疼一个,嫌一个。结果,不仅其家庭不和睦,就连旁人也说这老人不会为人,其晚景可想而知。所以,公正是良心的代名词,是公平正直不偏私,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公正还与公开、公平相提并论,与正直、正义一脉相承。公正是个偏正词组,公于前,正“”于后,惟有公才能正,不正枉谈公。这个 公 就是对人对事,不论亲疏,不分贵贱,也不管是否有人说情、开后门,都不偏废,都一碗水端平。只有心存公正,说话才有底气,才不怕鬼敲门,亦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与推崇。公正与廉洁相辅相存。公正者必定廉洁,廉洁又反过来促进公正。历史上的包公之所以敢“”于碰硬,敢于刚正不阿,就因为他光明磊落,一尘不染;乾隆年间被称为 不倒翁 的和shen 之所以最终栽倒在刚上台的嘉庆帝手里,则因为他横征暴敛,贪欲成性。现实生活“”中,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尽管在台上讲得泡沫横飞,头头是道,因平常自身 正 不起来,他们只能口是心非,脚肚一次次暗暗打颤。正因如此,古代先贤告诉我们: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以捍卫法律尊严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