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越风云三世纪“大容天下两甲子“川”越风云三世纪,“大”容天下两甲子。2024 年 9 月 29 日,是四川大学 120 周年华诞,站在这个重要时点上,沿着历史长河溯流而去,从作为古代巴蜀高等教育滥觞的汉代文翁石室,到风雨读书灯辉映下的锦江书院,从培育“通博之士,致用之材”的尊经书院、开启四川近代高等教育的四川中西学堂,到中西结合、文理兼备的近代综合性高等学校——四川通省大学堂,从“三大学”并立到“五大学”教育文化盛况,从“五洋学堂”到华西大学,从院系调整到新时期并校改革,从近代化到国立化再到现代化、国际化,120 年来,四川大学历经堂院同归、“三水”汇流、“三强”合一,谱写出一个涵乾纳坤、百川归海的壮阔篇章。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 1896 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代表了以近现代新式学堂为肇端的国立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发源于 1910 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育讨论生的大学之一,代表了以西方高等教育为样板的西式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创立于1954 年的成都工学院,代表了新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而组建的新型大学。因此,四川大学不仅是灿烂中华文明尤其是积淀深厚的巴蜀文化与近代西方优秀文化结合的产物,而且囊括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类型。正如上世纪 40 年代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的黄季陆所提出的那样,不但要使四川大学成为“全国最高最完善的学府”,同时还要使四川大学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完善的学府”。他说:“建校时期,重点在立规模;治校时期,重点在立制度;宏扬学术时期,重点在充实内容。”纵观四川大学 120 年的开展历史,回味 120 年来川大志士贤者治学、济世的风骨境界,体悟川大历代历届敢于包容天下、勇于融入世界的治校方略,可以说“合融”二字,始终是一脉相承的风范、不敢忘怀的初心。·源流·涵乾纳坤百川归海重温百廿川大波澜壮阔的传奇历程,要将时间回溯到汉代。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即举世闻名的文翁石室,也是四川地区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近两千年后,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于 1704 年奉旨在文翁石室原址创办了锦江书院,充作“通省作育人才之所”。作为四川大学主要历史源头之一,锦江书院在四川各大书院中居首位,规模宏大、建制完备,名师云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