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诗句释义 时:时间。蹈:遇上了。机:机会,机遇。这两句大意是:来到了就不可白白丧失掉的是时间,遇上了就不可白白丧失掉的是机会。 时间对人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因为它是不断流逝的,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所以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抓紧,不可白白让其流过。机遇对于人生来说更其宝贵,更其难得,因为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丧失了就不会再现。这两句主要用于说明机会难得,不能错过,俗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意思,多用来劝人抓紧某种机会以成事 诗句出处 见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 苏轼 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宽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方,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代侯公说项羽辞》全文 汉与楚战,败于彭城。太公间走,见获于楚。项羽,常置军中以为 质。汉王遣辩士陆贾说项羽,请之,不听。后遣侯公,羽许之,遂归太 公。候公之辩,过陆生矣。而史阙其所以说,羽之辞,遂探其事情以补 之。作《代侯公说项羽辞》。 汉王四年,遣辩士陆贾,东说项王,请还太公。项王弗听,贾还。汉王不悸者累日。左右计无所出。侯公在军中,而未知名,乃趋进而言曰:“秦 为无道,荼毒天下,戮人之父,刑人之子,如刚草营。大王奋不顾身,建大 义,除残贼,为万民请命。今秦氏己诛,天下且定,民之父子室家,皆得保 完以相守也,其庆大矣。宜与太公享万岁无穷之欢。不幸太公拘于强讎,以 重大王夙夜之忧。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大臣诸臣,未有输忠出奇,以 还太公之属车,蹈义死节,以折项王之狼心者,臣恐天下有以议汉为无人矣, 此臣等之罪也。臣愿先即辱国之诛。”汉王嘻戏曰:“吾惟不孝不武,而太 公暴露拘辱于楚者,三年矣。吾重念天下大计,未获即死之,此吾所以早夜 痛心疾首,东向而不忘也。顾为之奈何?”侯公曰:“臣虽不敏,愿大王假 臣革车一乘,骑卒十人,臣朝驰至楚壁,而暮与太公骏乘而归,可乎?”汉 王愣骂曰:“腐儒,何言之易也。夫陆贾天下之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