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广州市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七年级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含辨别正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含案例分析、问答等)两部分,共 100 分,全部开卷作答,时间为 8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同时,在试卷的右上角“座位号”栏上填上自己的座位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Ⅱ卷考生直接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第Ⅰ卷(选择题 共 70 分)一、辨别正误(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判断下列各题,认为正确的选涂 A,认为错误的选涂 B。1. 学生参与并配合学校安排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体现了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 2006 年 9 月 1 日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3. 随意放弃法定权利是维权意识淡薄的表现。4. 随意偷看同学的日记,私拆同学的信件,以书面或口头等形式宣扬同学的生理缺陷并以此取乐,毫无根据地公开议论同学是惯偷等都属于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5. 学生作为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因此,对父母、老师询问自己交友、生理等情况可一概以保护隐私的理由予以拒绝。6. 在消费者各项权利中,依法求偿权是最基本也是人们最为重视的一项权利。7.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均属于人身自由权利所包括的范围。8. 国家启动全面再就业工程,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为了保障公民劳动权利的实现。9. 隐匿、毁弃他人信件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刑法明文禁止的犯罪行为。10. 目前在中国已逐步形成以宪法为基础的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的。二、单项选择(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选项。请选出该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11.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B. 只有对正在进行的并且是实际存在的不法侵害,才能实施正当防卫C.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作出不法侵害行为的本人实行D. 所有防卫行为都是合法的行为12. 在放学路上遭到不法歹徒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