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2、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而自豪。二、活动内容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2、通过多种形式述说或表演传统节日中的来历、习俗,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形式生动活泼,了解传统节日,抒发真情实感。四、准备工作:收集节日的来历及习俗。五、实施过程 (一) 宣布班会开始。师:今日是九九重阳节,我们一起在这里了解一下重阳节好吗?全班:好师:看见同学们这么有信心,老师也信心百倍!下面掌声有请我们班的李晨、张怡同学来主持今日的班会。主持人齐:谢谢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主持人齐:五(1“”)班 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 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提问导入甲:同学们,今日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甲: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特别的日子九九重阳节(课件出示)(三)活动过程1 、 重阳节的起源、来历(出示课件)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它源于古老的《易经》,在中国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便开始过这个节日。甲:同学们,你们对重阳节的历史渊源还知道哪些?a、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词》中已提到了九九重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远游》里写“”到: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由此可以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重阳。b“、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这首诗中说: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在这首诗里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那天就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c、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d、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示庆贺,连皇帝也要亲自到万寿山登高啊!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乙:是啊!不同的时代蕴含了节日更丰富的内容。2 、 重阳节的习俗甲:同学们,重阳节在我国上至天子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很喜爱过这个节日,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人们过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吧!(出示课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乙:了解了这些习俗,你们想说点什么呢!生:当我看到这松软可口的重阳糕时就想带回家给奶奶尝尝。生:我看到这气味芬芳的菊花酒就想给爷爷倒上一杯,祝他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