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防线”是商业银行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架构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逐渐理解并接受“三道防线”是风险管控体系的最佳实践。“三道防线”的定义及其改善空间明确“三道防线”的责任主体各家银行对“三道防线”的理解不尽相同,根据不同防线定位,明确各道防线的职责以及明确各道防线履职的途径要与银行的经营发展战略、业务流程、产品创新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一是做实以业务经办部门和业务经办行为主体的第一道防线。业务经办部门和经办行处于业务流程的最前端,直接面对市场和客户,同时承担业务发展职责和直接管理风险的第一责任。二是做实以业务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合规部门为主体的第二道防线。要将第二道防线的风险管理关口前移,要实现前瞻设计、全流程参与、扁平化作业和尽职监督。三是做实以审计、监察等部门为主体的第三道防线。提升第三道防线的再评估能力,提高再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追责,督促第一、二道防线尽职履则。提升“三道防线”的履职能力要保证最前端的可靠性。一是要提升能力,强化责任。要通过培训,提升第一道防线即一线岗位人员的业务经营水平,同时提升其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提高调查的全面性、交易的真实性和操作的合规性,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要健全岗位制约。第一道防线应设置风险管理的部门或岗位,发挥第一道防线面对市场和客户的风险识别、控制和岗位制约作用,并建立双线报告机制。三是要强化自律检查。提升第一道防线的风险自评、自控、自查和自纠能力,切实把好第一道关口。风险管理要做到尽职尽力。一是提升风险管理的统筹力。风险管理部门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抓总部门,要统筹全行风险管理工作,强化对全行风险管理的设计、指导和监督,并开展全行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工作;要建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双线报告制度和垂直为主的考核机制,提升风险管理的独立性;要发挥合规部门在风险管理政策落实方面的统筹监督、检查和内控评价职能,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二是提升穿透式风险管控力。明确信贷管理、授信执行、资产负债等业务管理部门对条线的风险管理职责,发挥其对一线部门的设计、管理、控制、指导和监督作用,并对条线的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及合规部门也要根据职能参与、融入到业务流程、产品创新和日常管理当中,提升第二道防线穿透式风险管控效果。三是提升风险管理的协同力。四是强化第二道防线的尽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