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花妖形象探究_花妖命名《聊斋志异》一共塑造了 8 个主要的花妖形象,其中 7 名女性,1 名男性。他们已经从最初令人惧怕的妖怪形象,变为被人类追逐、倾慕的对象。从被人惧怕,受人鄙视到惹人怜爱、被人敬慕,《聊斋志异》中花妖形象的这一特点正反映了蒲松龄倾注在花妖世界的独特的审美理想。〔一〕花名人名1、直接以花为名:荷花荷花三娘子2、以花的品种命名:牡丹葛巾、玉版、香玉3、以花的别称命名:耐冬绛雪;菊花黄英、陶三郎菊花,别名黄花。《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鞠,本又作菊。宋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词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蒲松龄诗作当中有很多诗句将菊花称为黄花,如:《九月望日有怀张历友》: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九日送袁子续》:绿野黄花酒一尊,荒亭烟雨送黄昏。英,《说文解字》中曰:草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离骚》中有: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落英,郭沫假设译作:落下来的花瓣。黄英,即是菊花的别称。〔二〕花性人情早期文学作品里的花妖形象虽然具备了简单的人类外形,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格,而《聊斋志异》中的花妖已经具有了明显了人类性情,成为了花性与人情的完美结合的形象。1、花卉特性与人类性情诗意化的完美结合。《聊斋志异》中的花妖是花卉本身的特性与中国古代的诗歌的丰富意蕴融合之后,形成了的完美形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荷花与冰清玉洁的三娘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本身就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卷五《荷花三娘子》中的三娘子以荷花为本体,展现出一个美妙婉约、清新出尘的荷花花妖形象。荷花的品性加上其蕴含的文化意蕴使得整个故事处处都弥漫着浓厚的诗意,荷花三娘子的形象也因此变得更加饱满。艳冠群芳的紫牡丹与热情自尊的葛巾。许多文人都以诗赞扬过她,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是花中极品,艳冠群芳,花香袭人。她也是富贵的象征,所以葛巾出场时就宫妆艳绝,十分符合牡丹的植物特性。傲视寒冬的耐冬与性殊落落的绛雪。苏轼的《邵伯梵行寺山茶》中写到了红如火的山茶花: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灿红如火雪中开,《群芳谱》中也说:山茶花冬春开花,花大型,常大红色。所以,绛雪是身着一身红衣出场的。品质高洁的菊花与恬淡素雅的黄英。早在屈原的《离骚》的朝饮木兰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