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

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_第1页
1/25
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_第2页
2/25
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_第3页
3/25
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 内容摘要:该文以李斯特的第二交响诗《塔索:哀诉与凯旋》为对象,用形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从音乐结构、主题材料、音乐处理和形象结果等角度对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述;总结并提炼出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应关系以及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特点。 关 键 词:李斯特 交响诗 《塔索》 标题音乐 形象分析 塔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后一位诗人,他的去世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结束。作为宫廷诗人,塔索的一生非常悲惨,他曾因精神失常被监禁七年,晚年甚至在意大利到处流浪,然而他的人生地位却是崇高的。塔索的坎坷经历和凄惨的命运感动了他的许多朋友和信徒,激发了歌德、拜伦等着名诗人的艺术想象,他们分别为他创作了戏剧和诗歌——《塔索》。 同一般诗歌一样,交响诗也是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的一种体裁形式。它以“诗”为对象,但又不拘于原诗的顺序和细节,是一种“读后感”式的音乐叙事,它“用音乐来融化诗歌的内容”。①《塔索:哀诉与凯旋》是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为歌德的同名戏剧创作的序曲,几经修订后改为交响诗,同时还受到拜伦的同名诗歌的激发。 “哀诉与凯旋”是交响诗《塔索》的标题,也道出了全曲的中心思想,并且预示了作品所要表达和塑造的内容与形象。作品通过“实写”人们对塔索的悼念,“虚写”塔索的悲惨生活和死后得到的荣誉,用二者的对比来歌颂诗人的伟大。 二元的结构 交响诗《塔索》在结构上采纳了混合曲式,它同时具备了奏鸣曲式和变奏曲式的结构原则。从主题材料的运用和进展关系上看,它以一支贡杜拉船歌旋律作为主导主题,并对它进行了十六次变奏。然而从他的变奏布局和内容安排上看,又具备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其结构图示 从以上图式可以看出,整部作品以变奏原则为主,而主题到变奏四又可以看作为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引子材料的第二次出现到变奏八为展开部。变奏九到变奏十五为再现部,变奏十六单独为尾声。换句话说,奏鸣曲式的各部分主题都是歌颂塔索的贡杜拉船歌旋律的音调派生。因此,《塔索》在曲式结构上是变奏曲式与奏鸣曲式的交混,体现了曲式结构的二元性。 一生的概括 《塔索》的主题选用了作者在意大利游历时记录下来的悲伤的贡杜拉船歌旋律。这首配有塔索着名诗作《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的开头几行诗句作为歌词的民歌“在诗人去世三百年后仍然为威尼斯的船夫们传唱”。② 该主题旋律的节奏逆分,宽广徐缓,歌唱性强;环绕型的音调深沉哀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