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两个义庄两种结局介绍。可惜,盛洪仁没有子嗣,其母命以同宗昭穆过继原那么,将盛洪林之子盛隆,过继给盛洪仁,以延香火,盛洪仁那么尽全力培育盛隆,让他最终能为家族带来突破。盛洪仁于 1815 年去世后,盛隆那么为他向朝廷争取了一个“议叙九品例授登仕郎”职衔,并例赠“文林郎”〔《龙溪盛氏宗谱》,1943〕。家族后人给他的评价是:“尤留心经史,论古具卓识有至性,常以敬宗收族自任”〔《盛宣怀行述》,2024〕。即是说,盛洪仁虽力薄财弱,但在敬宗收族方面那么表现突出。而盛洪林〔即盛隆生父〕因病于 1814 年较盛洪仁先去逝,而盛洪林据说亦如盛洪仁一样从小就很聪慧——“少颖敏,七岁能属对”,令私塾的老师大为惊奇。可惜,盛洪林也因家贫难以走上读书应举之路,而他在乡里中那么“素慷爽,有肝胆,善排难解纷……闻及不平事辄发愤。故自宗族交游乡党间有难事质之,经剖析皆悦服”。盛洪林另一个特别的举动,是他曾和盛氏族人“刊修规训……以示后人”,并十分强调子孙后代必须立志读书。盛洪林育有五子一女,其中一子盛隆过继给盛洪仁,而盛洪林去世后,盛隆为他向朝廷争取了一个“国学生例驰赠文林郎”的职衔〔《龙溪盛氏宗谱》,1943;《盛宣怀行述》,2024〕。对于武进县盛氏家族而言,盛隆〔1786 年—1867 年〕显然为其开展带来了突破,因他寒窗苫读,最终不负所托,在 26 岁时的嘉庆庚午年〔1810 年〕的乡试中,获得了举人的功名,到嘉庆甲戌〔1814 年〕的会试中又获“挑取誊录”,令家族声名鹊起。到了道光壬午年〔1822 年〕,盛隆充任内廷方略馆誊录,并因有良好表现于甲申年〔1824 年〕选授浙江安吉县知县,之后便官运亨通,历任太平、长兴、德清、孝丰、归安、山阴及海宁的知州之职,道光年间曾三次担任浙江乡试考官〔《龙溪盛氏宗谱》,1943〕。对于盛隆的生平行宜,《盛宣怀行述》中的介绍是“祖考惺予公,讳隆,嘉庆庚午举人,浙江海宁州知州,诰授奉直大夫,诰封资政大夫,累赠光禄大夫”。而《盛宣怀行述》中对盛隆儿子盛康的介绍那么尤为详细,指他历任地方官三十多年间“有政声”,断案“靡不心服”,并曾“自题大堂联云:‘不循情,不爱钱,一副冷面皮但知执法;勿矜才,勿使气,满腔热心血总期无刑。’此可见府君之用心矣”〔《龙溪盛氏宗谱》,1943〕。盛隆除了为官清廉,还特别重视照料宗族乡里,尤其想仿效范仲淹创立义庄。其次子盛康这样写道:“〔盛隆〕建宗祠,修谱系,创义田,凡收族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