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讨论“小鱼的科学家故事要从我们最常见的小鱼说起。5 亿年前,陆地上还没有生命,海洋里生活着各种各样奇怪的动物,这其中就有一条小鱼。它非常小,大概两三厘米长,每天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后来海洋里的小伙伴们都慢慢消逝了,只有这条小鱼的后代,坚韧地活了下来,并且从水里爬上陆地,开始长出鼻孔,学会用肺呼吸,再到长出双手双脚,成为我们人类的祖先。于是,像张弥曼这样的古生物学家走遍了世界,只是为了找到它们。所以人的祖先是一条鱼?怎么证明?达尔文说,答案就躺在岩石堆里。张弥曼,今年 83 岁,几十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寻找和讨论鱼化石。而她的讨论成果也成功地证明了——人真的是从鱼“变”来的。张弥曼,古脊椎动物学家,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一位中国科学家。她的卓越成就表现在: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讨论提供了新观点。正是因为张弥曼的长期努力,我国在国际古生物学领域享有重要地位。如今,年过八旬的张弥曼,仍在继续探究人类的起源,勘测那些在地球和时间中“旅行”的鱼。张弥曼出生于南京一个分子家庭,19 岁那年,她前往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张弥曼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鱼化石,从此便开始了长达 60 多年的讨论之路。有一段时间,张弥曼在莫斯科郊外的生物实验站实习。白天,她在河岸边采集鱼化石。晚上,在满天星星的夜空下,她划着小船把一个大渔网撒下去。清晨收网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鱼粘在网上,有的张着嘴吐泡泡,有的在网上蹦来蹦去,非常有趣。张弥曼将这些小鱼取下来,一部分带回去和鱼化石进行对比,讨论古鱼类同现代鱼类之间的关系,剩下的就做成了好喝的鱼汤。那段日子后来成为张弥曼宝贵的记忆。回国后,张弥曼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条件很艰苦。她和虱子一起睡觉,和老鼠打架,和蛇捉迷藏,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张弥曼渐渐发现鱼化石非常有意思。被剥出来的鱼化石,乍一看很像我们现在吃的鱼,再认真看,你就不知道该把它们分到哪一类,是鲈鱼、鲤鱼,还是刀鱼、凤尾鱼。前面我们说过人类的祖先是一种鱼,但究竟是哪种鱼?鱼在水里靠鳃呼吸,人类和其他四足动物在陆地上靠鼻孔和肺呼吸。鱼假如想要在陆地上生存,也需要鼻孔和肺,只不过这种鼻孔不是长在鱼眼睛下的那两个洞,而是隐藏在嘴巴里的内鼻孔。因此,寻找人类祖先的讨论,就变成“找鱼的内鼻孔和肺”的游戏。张弥曼的老师雅尔维克,花了 25 年时间还原了一种叫做总鳍(qí)鱼的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