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地区的民航事务原由民航广州管理局统一进行管理和经营。该局成立于 1959 年 1 月1 日,管理范围即为中南五省(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改革开放以前,民航实行军事化、半军事化的管理体制。在一切由国家统收统支的政策下,民航的经营根本不讲求经济效益,不计生产盈亏,因而进展缓慢。一九八○年以后,广州民航逐步实行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不过,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是 1992 年 2 月 1 日才成立的,也只是民航广州管理局在进行业务经营活动时对外使用的名称。1992 年 12 月,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更名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它与白云国际机场一样,脱离民航广州管理局,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原民航广州管理局改为民航中南管理局,不再进行民航的经营业务活动,仅从政策上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1993 年 10 月 10 日,南航(集团)公司正式挂牌的同时,以其为核心的中国南方航空集团也宣告成立。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就推动了民航事业的进展。特别是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得侨乡之利,又利用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有利条件,经济迅速进展,南方地区的民航事业也得到空前的进展。下面从几个方面叙述南航(原民航广州管理局)1985 年以来的进展。① 职工人数:从 1985 年的 9174 人增至 1990 年的 15370 人,增长 67%多。⑨ 航线。国际航线:到 1990 年底,民航广州管理局共经营 9 条国际航线,其中从广州始发的 1条,经广州的 3 条。全国的改革开放只是民航事业进展的外部条件,南航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还必须依靠———民航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个内部条件。几十年来,广州民航经历了军队企业军队企业的进展过程。1980 年实行完全企业化的管理体制后,独立经济核算,并通过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经营管理手段,使生产迅速进展。1979 年民航广州管理局已实行独立经济核算。1980 年 3 月,民航由军队建制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广州管理局正式实行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开始实行 利润包干上交,超收分成,”亏损不补 的核算办法。1983“”年,民航局取消利润包干制,执行国家统一的 利改税 制度。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实行企业化。实行企业化,最实质的问题是要强化经济核算,强调经济效益,使企业盈利。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