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_第1页
1/34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_第2页
2/34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_第3页
3/34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进展的新挑 一、中国目前宏观 经济 形势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供不应求”,高经济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并存。如何在维持高经济增长的同时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 中国经济 决策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然而,自 1997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令许多 经济学 家感到突然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需求不足”。针对中国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现象,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 财政 政策 和适度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自1998 年以来所实行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面临东南亚 金融 危机 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经济形势的进展却表明,中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维持经济增长的能力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首先,中国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越来越差。其次,中国政府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即不依靠政府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赤字财政而实现增长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恢复。由于使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余地正在急剧缩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将难于继续采纳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假如届时中国经济仍不能出现以企业 投资 和居民消费而不是政府开支(特别是财政赤字不断增加下的政府开支)拉动的增长,中国经济就可能陷入极大的困境。为了避开发生这样的结果,我们必须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不景气现象的性质作进一步的思考,以形成一套首尾一贯的中、短期相结合的中期综合经济对策。二、中国经济进展的新阶段自 1997 年 10 月起,中国的零售物价指数已连续 19 个月持续下跌。以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了通货收缩(deflation)的新阶段。通货收缩是与通货膨胀(inflation)相对应的概念。按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与此相对应,通货收缩可以被理解为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根据这一定义,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确实可以被形容为通货收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收缩,这两个概念的关键在于“持续”两个字。物价的持续变化(无论方向如何)是一种动态过程。而动态过程是不能用静态的供求失衡来解释的。时下流行的“流动性陷阱”理论①也不能说明通货收缩。因而必须找出造成物价沿某一方向持续变化的形成机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