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 1、秦汉时期是中国正史的创立和新史学的产生时期,史学在大一统和先秦史学积累条件下有了划时代的进展。在史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有通史、皇朝史、学术史、风俗史、历史评论、起居注等等,在内容和撰述形式上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2、作为中国史学奠基作的通史巨著《史记》和作为正史格局形成标志的断代史巨著《汉书》的出现,把反映中华民族历史面貌和反映皇朝历史面貌结合起来,形成庞大的史学规模。在正史创立的基础上,《东观汉记》和《汉纪》也各有成就。 3、王充等唯物思想家的出现,以及他们对天人感应、谶讳神学的抨击,在秦汉时期历史思想的进展上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与理论价值。这表明中国史学在大一统的历史形势下,已经摆脱了稚嫩的面貌,开始走向成熟。 唐朝时期 1、唐朝是中国古代史学的转折与繁荣时期,史书数量有了更大进展,其数量之多,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且正史编撰成绩斐然,被列为正史的二十四部史书中,有三分之一是在这个时期修成的,如唐代修的八部正史《梁书》《北齐书》《南史》《北史》等。 2、史学在思想文化领域逐步摆脱经学而独立地被社会认可,历史意识、史学意识和史家主体意识也得到加强,如这一时期的史家信念、良史标准与价值观念、修史制度的反省和史学批判的理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 3、官修史书制度正式确立,并设立史馆为专门修史机构,完善相应的史官制度,表明皇家对修史的垄断,私修之风受到扼制。这一做法为后世各朝所效法,影响深远。 4、出现了史学理论专著和史学三长论,史学批判趋于成熟,标志着史学的进展进入更加自觉的阶段。如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所著《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5、出现了典制体史书这一新的表现形式,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典制体通史,表明制度史受到重视,也丰富了史学的内涵,扩大了历史撰述的领域,为我国史学的进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如杜佑的《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著作。 6、通史的撰述出现复兴的趋势,历史笔记开始进展起来。通史如杜佑的《通典》、马总《通历》、姚康《统史》等;历史笔记如刘肃的《大唐新语》、李肈的《国史补》等。 宋朝时期 1、宋朝是我国史学继续进展的时期,也是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进一步深化的时期,史家忧患意识传统、会通意识、史学批判意识和历史认同意识都有明显的进展。 2、正史的编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和《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