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诗歌中爱的誓言

中国古代诗歌中爱的誓言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歌中爱的誓言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歌中爱的誓言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歌中爱的誓言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丰富多彩的爱情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样的体式,在文学史的长以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表现男女之间相悦、相思乃至情爱的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中国人表达感情讲究“含蓄”,所以诗歌中的爱情大多婉约。朱光潜说:“中国爱情特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正确者往往是惜别、悼亡。”〔《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内容,以异地而居的恩爱夫妻的真挚思念〔如杜甫的《月夜》〕和悼亡者睹物思人的悲怆之音〔如苏轼的《江城子》〕为最多。其实,西方爱情诗歌中的那种少男少女对纯洁爱情的执著追求和热恋者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不少涉及,但表达得总不到位,未能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这可能是由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人们的审美取向决定的。我国春秋时代就已经在前代宗法制的根底上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家长制。在这种制度下,青年男女的结合一定要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那么就会遭到社会、家庭的反对和责备,婚姻也就会流于幻灭。〔这在《诗经》、《孟子》、《周礼》等古籍中都有明确的记载〕这种制度和习惯,我们称之为礼教。礼教在秦汉以后极为系统严密,无以复加。即使是在秦汉之前,它初露端倪之时,就已经形成了青年男女自由结合的巨大障碍。其实,中国古代也不乏率真大胆地表白诚挚热烈感情的诗,但多见于民歌。可能是因为在民间,礼教和约束的力量相对较小,或者是民间的青春男女更不羁,所以表现得更加豪爽坦率。正如梁启超在论北朝民歌时所说:“〔他们〕心直口快,有一句说一句。他们情感是没有遮拦的,你说好也罢,说坏也罢,总是把真面孔搬出来。”〔《中国韵文中所表现的情感》〕首先看,《诗经》中的一首:柏舟〔鄘风〕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①。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②!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髡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③。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注:①仪:旧读 é,配偶。与下支的“特”意思一样。② 只:倍气助词相当于“啊”。下文同。③ 慝:音 tè,“忒”的假借字,改变。译文:荡起那柏木船,在那河中央。垂发齐眉的少年郎,该和我来成一双。至死无二心。母亲啊苍天啊,不体谅人的心思!荡起那柏木船,在那河中央。垂发齐眉的少年郎,该和我来配成双。至死不变心。母亲啊苍天啊,不体谅人的心思。这是一首待嫁的少女对抗父母之命,追求婚姻自由的呐喊。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们这位女主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森传品+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家传播文化教育的小店,资料丰富,随意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