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典园林之首——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之首——颐和园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首——颐和园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首——颐和园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园内分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三大局部,占地约 290 公顷。出长廊,进排云门,面前就是紧依万寿山的排云殿。沿殿两边斜线上行,穿德辉殿,就到了万寿山的佛香阁。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杰出的代表。从佛香阁下望,东侧有转轮藏,西侧有宝云阁,又名铜亭。铜亭的铸造用铜 207 吨,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造型精致,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品。佛香阁往上是颐和园的制高建筑智慧海,俗称“无梁殿”,内部结构以纵横交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柱梁承重,堪称绝活。万寿山以南,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西部是仿杭州苏堤而建的西堤,将湖面分为东西两半。西堤有六座桥梁,以玉带桥最为著名,远远望去,如玉带轻飘。与西堤相接的东堤是一道石造长堤,中段有仿卢沟桥而建的十七孔桥,望柱上有神态各异的石狮 564 只。作为清代政治的重要场所,颐和园记录了宫生活的许多史实,反映出清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侧面。万寿山古称瓮山,山下之湖名瓮山泊,明代被喻为杭州西湖,称为“西湖景”,引来不少文人墨客的登临,留下许多优美诗篇。由于这里山清水秀,每至盛夏,十里荷花,香气袭人,这样的佳景不久就被封建皇帝看中而营造御苑。清代在此造园最为集中,最著名的“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完成于彼。其中的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前身。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筹备庆贺太后 60 寿辰,乾隆帝大兴土木修建了清漪园,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瓮山泊改名为昆明湖。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使“三山五园”皆化为焦土,所有珍宝也被洗劫一空。慈禧垂帘听政后对清漪园进行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颐和园造景百余处,虽然寓意繁丰,但突出地表达着皇权与神权的至高无上,无一处不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无一处不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丰厚蕴涵。这座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数百万人,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1998 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二三四传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资料供您选择,没有合适的可以联系小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