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作为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途径,对于国际分工的基本原理与合理内核仍然适用。我国服务贸易的要素密集度结构体现了我国当前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现状。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迁,应尽快将我国生产要素优势转化为我国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大力进展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技术知识密集型和新兴跨界服务贸易。要充分利用开放型经济大国优势,培育服务业双向投资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培育服务贸易市场多元化优势;利用制度优势,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进展的管理协调机制、财税、金融、贸易方式等政策及统计制度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原理的合理内核,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及其他基础要素资源的相对优势,通过深化参加国际分工,赢得了制造业和货物贸易的竞争优势。当前,随着我国工业经济逐步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过渡,服务业必将成为参加国际分工的重要领域,在继续巩固提升货物贸易竞争优势基础上,大力培育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推动建设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强国,必将是未来我国从经济贸易大国迈向经济贸易强国的战略性任务。服务贸易作为服务业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形态,虽然与制造业国际分工有诸多不同,但参加国际分工的诸多原理仍然适用于服务贸易。考察当前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迁,将国际分工理论中的内核运用到服务贸易进展中,对于讨论制定服务贸易进展战略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服务贸易要素密集度结构体现出的竞争优势现状与问题 2024 年,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为 5686 亿美元,同比增长近 6%;其中出口 1853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服务贸易进口 383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约 15%;逆差累计 1980 亿美元。①我国服务贸易是短板,服务贸易逆差年年攀升,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服务贸易逆差连年增长,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处于劣势。从具体行业看,我国服务贸易优势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而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资本密集型服务、环境资源密集型服务,以及与货物贸易紧密相关的服务贸易均呈现逆差,这是当前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客观反映。 人力资源密集型服务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领域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密集型服务行业,2024 年这一领域的服务贸易顺差达到 466 亿美元,2024 年由于统计口径调整,商务服务差额由正转负,使得这一类服务贸易顺差减少至 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