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 7 课第三课时玩偶大本营—纸材等媒材制作练习吊线偶制作》教学设计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向阳中心校官庄小学高晓吊线偶制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具有童话寓意的“玩偶大本营”为课题切入,以儿童喜欢的玩偶为制作的表现内容,让儿童在尽兴地“做”和“玩”的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美术创造的无穷乐趣。我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本课活动一的学习内容就是源于这种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传统工艺。把纸片卷一卷,折一折,使之能不紧不松地套在指头上,然后根据基本形体展开联想,使用多种材料,运用手工的基本方法,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手指偶,同时开展游戏与表演活动。教材呈现的“大公鸡”手指玩偶,拓宽了指偶的表现形式,同时提供了多种材料的使用、表演方式等方面的选择。活动二的学习内容是利用蛋壳为主体材料制作玩偶。它取材简便,制作难度小,适合儿童的身心要求和实际能力,且渗透着“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启发学生做出独具风格的蛋壳玩偶是教学的关键。其一,让学生把由蛋的形体引发的联想自由大胆地说出来,然后抓住要表现的人物或动物的形体结构特征,夸张地塑造;其二,作品《小老鼠》为蛋壳的组合创作提供了范例;其三,通过破一破蛋形使联想更丰富。蛋壳是脆性物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选择柔韧性、可塑性强的材料来装饰,如纸、布、毛线、缎带、彩泥等。提线木偶也是传统木偶的一个种类,表演时演员在高处通过悬线来牵引操纵。本课活动三的学习内容是做吊线偶。用小纸盒或用毛线捆扎做成玩偶的头部和身躯,然后用毛线做脖颈连接成基本形体。由于色彩缤纷的毛线是软性材料,最适合做玩偶的四肢,这样操纵起来可以使玩偶手舞足蹈。用软硬适中的塑料果冻盒做脚,不仅方便学生剪洞穿线,还能使玩偶走起路来落地有声。本课的三个活动,趣味性和愉悦性强,教学千引为贯穿其中,具有行动突出的特点,适合中年级学生学习的愿望与要求。教学内容: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 7 课玩偶大本营——纸材等媒材制作练习第三课时(p22~2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吊线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制作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提高探索、发现、创造和分享美的素养,培养合作的精神,掌握搭配色彩技巧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制作吊线玩偶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奇妙和游戏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对民间艺术美的情感、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提线木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