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安全管理:是指能体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所有法律、法规、规范和管理措施及其活动。 微观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具体安全生产管理活动。“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和分析,而是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何做好“预防为主”?: 从管理对象的角度考虑:近代的事故管理--现代的隐患管理从管理过程的角度考虑:事故处理为主--事前控制为主从管理理论的角度考虑:事故致因理论管理--预防为主的科学管理从管理技法的角度考虑:传统、常规的方法--现代、科学的手段“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就是针对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新情况、新特点,遵循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注重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注重人员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改造多管齐下,注重社会、职工舆论监督作用的广泛发挥,不断健全完善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八大渊源】 制定机关或部门 特征级别 表现形式 1.宪法 人大 最高权力机构 最高法律 2. 法律 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基本法律 人大 非基本法律 常委会 ××法 由国家主席 3.行政法规 国务院 最高行政机构 ××条例 ××令 4.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 本行政区域 ××法规 5.行政规章 特定的行政机关 部委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规定、规章、 规程 6.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 依据当地民族 ××条例 7.特别行政区规 范性法律文件 特别行政区 地方同中央的关系 ××法规 8.国际条约 属于国际法 经我国政府同意 第 167 号公约《建筑 业 安 全 卫 生 公约》法律规范的种类 (1)命令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2)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3)保护性规范、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法律规范的效力 :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1)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生效时间的规定。•失效时间的规定。•溯及力问题。总的原则是实体法采取“从旧原则”,其中刑法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程序法采取从新原则。无过错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它是指不以主观过错的存在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