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提纲)2005-2一、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一)各国环境安全理论与制度比较1,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提出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的联系制度产生我国提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背景2, 各国比较一般概念我国的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概念西方国家关于国家环境安全的概念俄国的生态安全概念概念的比较(二)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1,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特殊性2,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国土安全环境安全自然灾害国际环境安全3,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国家安全 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市场安全、产业安全、外交安全……。 社会安全 政治安全 军事安全 生态安全 经济安全二、生态保护建设法律制度完善(一)环保部门在生态保护建设中的主要职能(1)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制定生态保护政策、制度与法律、法规。生态调查、区划和规划监督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指导监督矿区复垦、生态破坏恢复整治、湿地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工作监督管理海岸工程、陆源污染、拆船等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工作(2)自然保护区与物种管理(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物种管理(3)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4)生物安全管理管理生物技术环境安全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二)完善生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1,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制化2, 生态环评制度一、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一)各国环境安全理论与制度比较1,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提出历史及演变1,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的必然联系。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即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问题。国家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公民的生存权和社会的稳定,为法律保护之最。将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当代人才有的警醒,在中国历史上鲧治水失败被处死刑,可以说是国家生态安全最早的殉道者,历代统治者也都把保护自然资源、防治自然灾害作为国策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如中国最早提出国策概念的管仲在其《地员篇》中强调的“地者政之本”。而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长期争战造成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悲剧,其直接原因往往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原资源受到破坏,这些经常处于生态难民境域中的铁骑对文明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至今还令许多西方人谈虎变色,然而这种情况在当今世界依然有迹可寻,以土地和水资源为核心的国土资源的极度短缺是一些执政者以维护国家安全名义对外扩张的真实原因。另一方面,那些弱小的生态难民只能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