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及法规》复习题(一)一、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对 )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 )3、小学及初中属于义务教育的实施阶段,应立即停止小学升初中的选拔考试,以维护法律尊严。(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只要具备法人条件的,就可以获得法人资格。( )6、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对 )7、用学生成绩优劣排队的方法,既可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学生成绩及相关情况提供便利条件,又可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错 )8、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 )9、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10、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国家所有。( 对 )11、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2、严师出高徒,对学生适当的体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对 )13、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教育者有提出申斥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 对 )14、在平等的法律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学校以其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举办者不承担连带责任。( )15、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因为,学校是社会公益机构,所以不得营利。( 对 )16、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 对 )17、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对 )18、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对 )19 教师的聘任,包括招聘、续聘、解聘、辞聘等几种形式。( )20、教师在教育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始于其获得教师资格,并受聘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任教,止于解聘。( )21、我国的教育分为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个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免向学生征收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