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基因阴性晚期 NSCLC—线免疫治疗肺癌作为发病率第一的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近年来,肺癌的诊疗从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引领肿瘤的精准治疗模式对 于 驱 动 基 因 阴 性 晚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non-small-celllungcancer , NSCLC) 患 者 , 多 种 程 序 性 死 亡 受 体 1(programmed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 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抑制剂取得显著疗效,在晚期 NSCLC 一线、二线治疗中获得适应证,并丰富了从单药治疗到联合治疗的格局,使得“chemo-free”有望成为可能。免疫治疗为肺癌治疗模式带来改变的同时,也对肺癌治疗方案、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和相关不良反应的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2011 年 Nature 发表的《Cancerimmunotherapycomesofage》点燃了免疫治疗的燎原之火,众多研究陆续推出,主要集中于程序性死亡受 体1(programmeddeath1 , PD-1) 、 程 序 性 死 亡 配 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和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T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4,CTLA-4)抑制剂自 2013 年美国《科学》杂志将癌症免疫治疗评为“重大突破”以来,PD-1/PD-L1 抑制剂作为免疫治疗中的主力军,在癌症治疗领域备受瞩目。201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ederalFoodandDrugAdminstra-tion,FDA)首先批准 pembrolizumab和 nivolumab 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治疗,其适应证不扩大。其中,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治疗的不断探索:从二线到一线,从晚期到局部晚期再到早期,从单药到联合,从泛人群到精准治疗,使得免疫治疗遍地开花。晚期非鳞 NSCLC 一线免疫治疗进展一线单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进展2016 年从 Keynote-010 研究到 Keynote-024 研究,入组人群从PD-L1 阳性缩小至 PD-L1>50%,将视线从泛人群治疗转换到精准治疗。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基因等驱动基因阴性的 PD-L1 高表达(PD-L1>50%)的 IV 期 NSCLC 患者,Key-note-024[10]中 pembrolizumab 一线治疗以 30.0 个月的中位 OS 较化疗提升 1 倍,中位 PFS 达 10.3 个月,完胜含铂双药化疗,获批 PD-L1>50%晚期 NSCLC 患者一线治疗适应证,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 治疗发展过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让肿瘤治疗“chemo-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