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方 亮 谈 文 稿 写 作目 录1、曾把天亮做信念 …………………………………………(1)2、写作的正倒两个“金字塔” ……………………………(7)3、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14)4、文学素养可助力…………………………………………(21)5、片言只语可做大文章……………………………………(26)6、“白天拎包、晚上写稿”的益处……………………………(33)7、功夫最好下在前面………………………………………(39)8、面壁苦思方得破壁之功…………………………………(45)9、总得写出些“道道”来……………………………………(53)10、力所不及当借力 ………………………………………(60)11、做“眼”之功不可少………………………………………(66)12、迈向“自由王国”…………………………………………(72)曾把天亮做信念东方亮那时住的是简易平房,窗子临着街巷,桌子搁在窗下,当我隔着窗帘听到早起忙碌的人匆匆而过的脚步声时,便知道天已11亮了,而此时我的“讲话”一般也接近尾声了。一初入写领导讲话稿这个行当,是在二十来年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二十六七岁,在区政府办公室工作,由接电话值班、登记传递文件的文书,转做区长的秘书。那时市县党政办公室系统的工作分工没有现在这么细,做秘书除了要搞好领导日常服务外,写稿子是极重要的内容,主要是领导的各种讲话、报告。你跟着哪个领导做秘书,相应的这些材料就由你承担。我给区长做秘书之前,并没有写材料的经历,虽然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也写过一些东西,但那不是一码事,因此要揽写讲话稿这个“瓷器活儿”时,确实还没有“金刚钻”。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每有写讲话稿任务,我的状态大致可用“懵懂、没底,但无退路”来表述。说懵懂、没底,是下笔之前22似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架构,更不可能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大小观点,加上那时的材料依托、资讯占有等,远没有现在互联网条件下这么便利,一个主题之下写些什么,又能写出些什么,真是一点底都没有。说没有退路,是因为到时到点你得把稿子直接交给领导,有时甚至是头天交代的,第二天就要去讲,中间既无人替你分担,自己也没什么回旋余地。怎么办呢?只能“硬上”,能写出来写出来,写不出来也要写出来!于是,有一个场景便在那段时日里常常出现:晚饭后,洗漱毕,孤灯下,便开工,一夜无眠到天亮。那时候是手写,圆珠笔,方格稿纸,一页三百个字,一般要写十几页纸。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