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的成长,一方面要靠自身努力,另一方面要靠组织培养。从个人的角度看,虽然自身努力起决定性作用,但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组织的培养分为很多种,挂职锻炼是一种,轮岗交流是一种,参加党校学习是一种,参加各类研讨班、培训班是一种。此外,还包括在日常工作中的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使用人才,也要培养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人才,不仅是在帮助这个被培养的人,也是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储备干部资源。当前,在这项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一是认识错位,认为培养就是“提拔”,关心干部成长就是到任职年限后向组织部门呼吁一下、争取一下,不重视平时的培养,经常以工作忙碌为由不同意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二是意识不强,认为培养干部是组织部门的事情,主要依靠干部自身努力,和自己无关,而自己也等待着“组织的培养”;三是片面理解,认为培养干部就是压担子、提要求,而不注意从思想上、能力上帮助干部成长,不善于传授工作方法,也不善于同干部一起研究工作方法;四是不会算账,在总结和分析事业发展时,只算工作账,不算干部成长的账,不能把干部培养放在工作全局中去考虑;五是坐享其成,在干部交流时,只想要素质较高的“绩优股”,对正在上升但需要培养的“潜力股”视而不见,不是把培养干部当成一种责任,而是一种负担。上述这些情形,既不利于干部的成长,也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干部,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各种主客观因素,涉及到领导自身的能力水平和人格魅力,涉及领导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专业知识,但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我看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培养干部的意识。至于具体方法,下面五种可以作为借鉴。一、抓思想。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一切领导方法,归根到底都是做思想工作的方法。思想上的收获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注重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才能激发干部成长的原动力。因此,领导应该虚功实做,经常与干部交流思想,关注干部的思想动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思想上的引导、政治上的引领,帮助干部改进思想方法,提高思想水平。二、作表率。领导科学在很多方面与教育学是相通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因此,一言一行都很重要。应该带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