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的分配 同步练习(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1.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A.一国的生产现状B.消费政策C.分配政策D.一国的国家性质2.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下列对积累率的认识错误的是A.积累率是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B.积累率对国民收入的增长有着重大的影响C.积累率的确定必须综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而定D.积累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所以积累率越高越好3.如果积累基金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就会导致生产资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反之,则会引起生产资料的积压,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A.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B.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C.消费基金必须同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相一致D.不断增加积累资金,促进生产发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积累率为 24.2%。在这一时期里,工农业生产有较大增长,人民生活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大幅度提高了积累率,结果工农业生产受挫,国民收入不断下降据此回答 4~5 题。4.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必须提高消费基金的比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民收入的增加B.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合理C.我国制定五年计划有时会促进、有时会阻碍经济发展D.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5.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主要是看A.人民生活水平能否迅速提高B.能否促进社会经济总量的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C.社会生产能否不断扩大D.能否做到不因形势变化而改变积累和消费的既定比例6.国民收入的分配要合理,积累的最低限是A.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B.使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C.财政收入逐年有所增加D.为应付战争、自然灾害等进行必须的物质储备“九五”期间,为解决贫困问题国家花费了巨大财力,农村贫困人口由 1995 年的 6500 万人,减少到1999 年底的 3400 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根据材料回答 7~8 题。7.在社会总产品中,国家用于救助贫困的那部分属于A.补偿基金B.社会消费基金C.社会保障基金D.个人消费基金8.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国家投入B.进行扩大再生产,发展生产力C.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D.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加入世贸9.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