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老师培训项目为加强中西部地区老师队伍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重点对中西部地区 11,000名中小学骨干老师进行 60 学时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使他们在推动素养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大规模老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培训对象主要是中西部 22 个省(区、市)的中小学学科骨干老师。每省(区、市)平均 500 名。其中县以下小学和初中骨干老师不少于 70%,县以下高中骨干老师不少于50%。——创新培训模式。依托高水平师范院校,调动、整合和开发优质培训资源,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实行以 送培到地(市) 为主、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骨干老师研修培训。其中,省域外优质培训资源、省级优质培训资源和当地优质培训资源原则上各占 1/3。培训专家团队中,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特级老师和优秀骨干老师不低于50%。——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全面实施素养教育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中小学老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讨论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帮助老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培训重点为:实施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老师专业进展。——培训计划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各省配合。教育部制订培训计划总体实施方案,审核确定培训机构,进行指导和全程监管。各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部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遴选参训骨干老师,推举高水平师范院校、培训机构和专家。二、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老师培训项目为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老师队伍素养,教育部组织东北师范大学等部属师范大学对内蒙古等省区的 3000 名中小学学科骨干老师进行 50 学时的培训,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老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由东北师范大学对口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师范大学对口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大学对“”“”口贵州省,实行 送培到省 、 送教上门 集中培训的方式,分别为上述省(区)培训 1000名中小学骨干老师,其中县以下老师不少于选派老师总数的 70%。同时,将培训资源制作成光盘,辐射到本区域广阔农村老师。——各有关师范大学要根据实施素养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对受援地区中小学深化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中小学老师实际需要,会同受援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讨论培训方式,制定实施方案;要调动和整合一切优质培训资源,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