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无用之美_丰子恺的美文实行的悲伤|丰子恺寒假中,诸儿齐集缘缘堂,任情游戏,笑语喧阗。堂前好象每日做喜庆事。有一儿玩得疲倦,欹藤床少息,随手翻检床边柱上日历,愀然改容叫道:寒假只有一星期了!假期作业还未动手呢!游戏的热度突然为之降低。另一儿接着说:我看还是未放假时欢乐,一放假就觉得不过如此,现在反觉得比未放时不快了。这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同情。我虽不是学生,并不参加他们的假期游戏,但也是这话的同情者之一。我觉得在人的心理上,预想往往比实行欢乐。西人有胜利的悲伤之说。我想模仿他们,说实行的悲伤,由预想进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但在人心的深处,奇异地存在着这种悲伤。现在就从学生生活着想,先举星期日为例。凡做过学生的人,谁都能首肯,星期六比星期日更欢乐。星期六的欢乐的原因,原是为了有星期日在后头;但是星期日的欢乐的味道,却不在其本身,而集中于星期六。星期六午膳后,课业未了,全校已充满着一种缓和的空气。有的人预先作归家的准备;有的人趁早作出游的方案!更有性急的人,已把包裹洋伞整理在一起,预备退课后一拿就走了。最后一课毕,退出教室的时候,欢乐的空气更加浓重了。有的唱着歌出来,有的笑谈着出来,年幼的跳舞着出来。先生们为环境所感,在这些时候大都暂把校规放宽,对于这等骚乱佯作不见不闻。其实他们也是真心地爱好这种缓和的空气的。星期六晚上,学校中的空气到达了缓和的极度。这晚上不必自修,也不被严格地监督。学生可以三三五五,各行其游息之乐。出校夜游一会也不妨,买些茶点回到寝室里吃也不妨,迟一点儿睡觉也不妨。这一黄昏,可说是星期日的欢乐的最中了。过了这最中,缓和的空气便开始紧张起来。因为到了星期日早晨,昨天所希望的佳期已实际地到达,人心中已开始生出那种实行的悲伤来了。这一天,或者天气不好,或者人事不巧,昨日所预定的游约没有畅快地遂行,于是感到一番失望。即使天气好,人事巧,到了兴尽归校的时候,也不免尝到一种接近于乐尽哀来的味道。明日的课业渐渐地挂上了心头,先生的脸孔隐约地出现在脑际,一朵无形的黑云,压迫在各人的头上了。而在游乐之后重新开始修业,犹似重新挑起曾经放下的担子来走路,起初觉得重量格外重些。于是不免懊恨起来,觉得还是没有这星期日好,原来星期日之乐是决不在星期日的。其次,毕业也是实行的悲伤之一例。学生入学,当然是希望毕业的。照事理而论,毕业应是学生最欢乐的时候。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