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孔子庙的元宵节元宵节南京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又称金陵灯会,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进行。早在南朝时期就有元宵灯会,当时的盛况堪称全国之冠。明初以来,南京的元宵灯会活动就逐渐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著名的秦淮河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20 世纪以后,灯会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秦淮灯彩的扎裱技艺也不断提高,并推动了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民间艺术的开展。南京夫子庙灯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提倡元宵灯节活动以后,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秦淮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随之蜚声天下。历史上的南京夫子庙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 世纪以后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已经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南京夫子庙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长久以来,它已成为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南京外乡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孔子庙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现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局部。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 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为孔庙,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制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南京夫子庙四毁五建,最后一次破坏于 1937 年侵华日寇的炮火中。1985 年夫子...